看到朋友轉引網路上的「文章」,裡頭引用《國語》,我很快瞄了一眼,覺得案情不太單純。《國語》的文字大概不會這樣走的(也不可能出現「清明風」、「三月節」這些詞)。剛好有點空檔,就手賤當了一下鍵盤科南。
朋友轉引的「文章」是這麼寫的:
如果要寫和清明有關的文章,又想要引用一些「典故」,你會怎麼做?查網路、查 wikipedia?沒錯,「維基大典」裡就有這麼一條:
標點符號很重要哦!仔細看看引號的範圍在哪裡,哪些字在引號之內,哪些字在外頭。不是某某人說的話,我們就不應該把話硬塞到人家嘴裡。這是基本的禮貌哦。
從這個線索,就可以判斷「維基大典」應該不是那篇「文章」作者的資料來源。繼續查下去吧。在 google books 裡查到一本書《駱建人論學雜著》,裡面這樣說:
哦,原來,故事可能的源頭是這樣子的。不論對《國語》內容的引用有沒有問題,至少人家還分得清楚,哪句話出自《國語》的話,哪句話又出自別本書。但這還是和那篇「文章」不太一樣。好吧,再換個搜尋的關鍵查查,bingo,原來真正的「出處」可能是來自某個內容農場啊。(我只是為了存證,沒必要的話,請大家不要去幫忙按內容農場的文章,不用幫他們增加點擊率。)
在內容農場裡出現的文章,把《國語》和後來的延伸解說混為一談(但至少這篇內容農場文章的作者還有附上引文出處哦)。到這裡,應該就一切都明明白白了。那篇「文章」作者大概是為了要讓讀者覺得自己讀過書,就上網剪貼一些自己可能也有讀(或者根本沒讀)沒有懂的「資料」,可能是從內容農場剪貼出來的「資料」,但又沒有附上出處,讓沒動手追查的讀者,一不小心就會誤以為這些是他自己閱讀、創作而來的。
對了,前面引用了好幾次《國語》,我想也該還給人家一份清白。《國語》裡提到的「八風」是長這樣子的(和節氣大概還沒發生什麼關係之前的「八風」):
突然想到有位朋友在學校裡教書,不少學生的「報告」就是這樣上網東抄一段、西貼一段。剪剪貼貼其實我是無所謂啦,但剪貼之前,最好還是自己多嚼個兩口,消化消化,免得貼出這種不知所以、牛頭不對馬嘴的「資料」。